高分三号雷达卫星-国产1米分辨率雷达遥感卫星
国产1米分辨率雷达遥感卫星,高分三号雷达卫星介绍
高分三号雷达卫星
高分三号卫星是中国高分专项工程的一颗雷达卫星,可采集1米分辨率雷达数据,也是中国首颗分辨率达到1米的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卫星,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 ,于2016年8月10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为满足多用户需求,高分三号卫星在系统设计上进行了全面优化,具有高分辫率、大成像幅宽、多成像模式、长寿命运行等特点, 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卫星水平。
高分三号卫星具备12种成像模式,涵盖传统的条带成像模式和扫描成像模式,以及面向海洋应用的波成像模式和全球观测成像模式, 是世界上成像模式最多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卫星成像幅宽大,与高空间分辨率优势相结合,既能实现大范围普查,也能详查特定区域,可满足不同用户对不同目标成像的需求。此外,高分三号卫星还是我国首颗设计使用寿命8年的低轨遥感卫星, 能为用户提供长时间稳定的数据支撑服务,大幅提升了卫星系统效益。
高分三号卫星的技术特点
新体制定量化:
与以往研制的卫星相比,由于该卫星所承担的任务和用途不同,为使其获取更多的信息,采用了全新的体制和多极化的设计,使得卫星可以尽可能把来自于各方面的信息都收集起来,传递给地面,从而为全方位获取地表的4种极化信息提供依据。 高分三号卫星的分辨率可以达到1米,是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C频段、多极化卫星。同时卫星获取的微波图像性能高,不仅可以得到目标的几何信息,还可以支持用户的高定量化反演应用;
多模式多功能:
高分三号有12种工作模式,是世界上工作模式最多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它不但可以观测陆地、也能观测海洋;不但能够大范围地普查,也能够对特定的目标进行详查; 不但能够看到目标,还能够精确测量目标;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全方位的特点;
功率大能力强:
高分三号的功率达万瓦级,可以获取高性能的微波图像。同时高分三号是我国首颗连续成像时间达到近小时量级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极大地提高了卫星获取数据的能力;
大尺度高精度:
高分三号是我国低地球轨道上第一颗大尺度、大翼展卫星,卫星的天线有15米长,两个太阳翼展开后,卫星的翼展达18米。 大尺寸、大翼展给卫星的设计、研制、试验验证、定姿定轨和在轨运行稳定性等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研制如此大尺度、大翼展的卫星, 在中国至间技术发展史上从未有过。在大尺度的基础上,卫星需要实现高姿态稳定度、高天线形面精度和温控精度,在以往卫星研制中也是少有的;
高可靠长寿命:
高分三号是我国低地球轨道上第一颗设计寿命达8年的卫星。此前,我国低地球轨道上的卫星设计寿命最长为5年, 而高分三号卫星则增加了近一倍。长寿命使得卫星可以获取更多的观测数据,极大地提升了卫星效益。
高分三号卫星应用范围
(1)海域监测:获取我国主张的300万平方千米管辖海域的监视数据,提供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船舶作业、岛礁变化、海面溢油、风暴潮、巨浪、海冰等信息,提升海洋权益维护能力,为海上侵权突发事件快速响应提供服务;
(2)应急减灾:为我国减灾及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部门定期获取全国范围内,尤其是灾害频发区和人口密集区的高分辨率多极化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数据,为后续灾害预警、监测、评估、决策、应急等提供数据保障。 将高分三号卫星系统纳入国家减灾救灾业务体系,实现与减灾救灾、应急救灾、恢复重建等业务工作无缝衔接,成为洪涝、滑坡泥石流、地震、干旱、雪灾、冰凌、海冰、火灾及次生灾害的遥感减灾救灾的重要数据源之一;
(3)水利应用:为水利部门在涉水灾害监测与评估、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水环境监测、水土保持监测中,提供自主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数据源;
(4)气象应用:为气象部门提供灾害天气、气候变化、环境事件的预报预测和监测服务,提高气象部门监测预测的能力;
(5)国土测绘:为农业、国土、环保、国安、公安、电子政务与主体功能区、住建、交通、统计、林业、地震、测绘、国防等部门提供监测服务,提高行业应用能力;
(6)海洋监测:获取全球大洋和近海的高分辨率风、浪监测数据,提高海洋预报和海况预报精度;
(7)海岸监测:更新海岛和海岸带环境综合督查数据,为海洋综合管理提供服务。
免责声明:文中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技术交流、学习和分享,不可商用,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方删除!